資訊動態
業務領域
資訊動態
據新華社消息,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空間站建設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據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6次任務分別為:
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
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
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
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之后空間站三艙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隨后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軌輪換后,在軌駐留6個月。
航天員乘組已選定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介紹,目前神舟十四號和十五號飛行乘組他們的身心狀態非常好,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準備。
十四和十五兩個乘組都將飛行在軌六個月,首次實行在軌乘組的輪換,航天員兩個乘組六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到10天,航天員系統面對更大的挑戰。
全部既定任務目標
郝淳表示,神舟十三號乘組共在軌飛行183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目前3名航天員身體狀態良好,正在航天員中心進行飛行后恢復。
在會上他首先回顧了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主要過程: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與空間站核心艙對接,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在軌期間,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按計劃對核心艙設施設備進行照料和維護,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及技術試驗,進行了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等一系列活動。
他表示,中國空間站建造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分別規劃了6次飛行任務,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主要任務目標是突破并掌握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的一系列關鍵技術。自2020年以來,成功實施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階段任務目標全面實現,為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
據發布會介紹,明年將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將在宇宙結構形成和演化、暗物質和暗能量、系外行星與太陽系天體等方面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 上一條:2022年農民工工資不漲反降 ,背后原因無法避免!
- 下一條:今日驚蟄